故事发生在1922年的西班牙,当时的传统价值正受到了新文化浪潮的冲击。进步青年洛尔迦和布努艾尔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达利则是一名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才华横溢而又害羞局促的达利很快引起了二人的注意,他们主动结识了达利,并带他参加各种小社团活动。
◎ 9


电影中还表现了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这些点滴让她的感情史也一样值得一看。

暮光男在变成吸血鬼之前还演过超现实主义大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电影中的一处细节也很有趣,就是莫迪里阿尼刚刚死后,他的几位艺术家好友在医院里用石膏帮他的脸做了一个模型,留下了这位英年早逝的艺术家的真实肖像。这个片段也是真实的,现在莫迪里阿尼的死亡肖像就收藏在波士顿的哈佛大学美术馆。

两人之间的爱情虽然璀璨,但却犹如划过夜空的烟火,无法持久。随着乔治娅的名气越来越大,无法望其项背的史地格兹感受到了被抛弃的滋味。在反复的争吵和背叛中,乔治娅与史地格兹的感情终于走到了尽头,离开成为了乔治娅唯一的选择。这片子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电影,讲述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女艺术家的一生。
高更试图离开,梵高为此精神受打击,试图持刀威胁高更,高更仓皇而逃,梵高最终自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孤独、贫困的梵高受精神病所折磨,几度进入病院疗养。而他始终没有停止绘画,一直在等待大众的赏识,最终精神崩毁,开枪结束了生命。 安东尼·奎因演了高更,凭此片荣获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我推荐的第二部梵高电影,本片讲述了艺术家与他的弟弟提奥(Theo)之间的故事。提奥一直在经济上支持梵高,成为他的赞助人,也是他的精神支持。
对于当时法国巴黎的酒吧文化、沙龙文化、艺术家和艺术代理之间的关系,都有所描述,可以帮助大家去理解20世纪初艺术的创作环境。
而这部《夜巡》简直就在用一部电影来解构什么叫做“伦勃朗光”,他还专门为这个电影拍了一个纪录片,阐述他是怎么用电影重现伦勃朗用光技巧的,因此,强烈的油画既视感也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特色和卖点。这部电影还提名了威尼斯的金狮奖,我觉得算是艺术家传记类电影中一次不错的尝试。精神气质符合艺术家本人的创作风格。
这个电影就着重描述了艺术家的生活片断,对于同性恋身份,犯罪与逃亡,激情与艺术创作的天才,都有表现。而且导演极富才情地把卡拉瓦乔的作品融入了电影语言,而且超多明星的,简直视觉上不要太享受。本片获得198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1986年最卖座影片之一。
奥地利画家埃贡·席勒也是一个超级传奇的艺术家,1912年4月13日,席勒涉嫌诱拐十三岁的少女,塔特娅娜·冯·莫泽希而被捕,遭世人唾弃,这在艺术史上确有其事。而他的作品也是充斥了诸多的人体、情爱、扭曲的肢体,在艺术史上也是争议不断,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认为伤风败俗。
◎ 24
彼得·沃特金(Peter Watkins)1974年执导的这部影片展现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华德·蒙克(Edvard Munch)的一生,电影被英格玛·伯格曼评价为“天才之作”。
◎ 25
虽然我不很不喜欢雷诺阿的作品,因为在法国印象派的大师中,他的作品看起来最油腻,但是喜欢印象派艺术的人,还是可以看看这个电影。
后来,父亲聘请阿戈斯蒂诺·塔西做阿尔泰米西娅的私人教师,然而在1611年,老师塔西却强奸了阿尔泰米西娅,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伤痛。她后来创作了一些女性复仇为主题的绘画,就反应了早年的这一段痛苦经历。

此片戏说的成分很高,尤其是二人的情感部分,不知道真实的成分有多少。但是,电影画面感很好,尤其是对于维米尔的画作氛围诠释的很唯美。

◎ 26
◎ 3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好看,幽默感和喜剧性很高。

今天,我们选择了26部艺术家传记电影,推荐给大家。
这部电影有两条线很好看,一个是描述的莫迪里阿尼和珍妮的爱情,另一部分是莫迪里阿尼与当时最火的艺术大师毕加索的抗争。

阿尔特米西亚出生在艺术世家,父是大画家卡拉瓦乔的追随者、著名的风格主义画家,奥拉齐奥。他从女儿小的时候就带着她一起作画,阿尔特米西亚对于艺术和历史故事耳濡目染。

◎ 7
这一部《弗里达》基本不需要介绍了,大家一想起来艺术传记电影应该都会想到这一部。真心觉得Salma Hayek 把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弗里达演活了,长得都很像,那浓眉毛和造型都完全复原了弗里达的生活。包括电影里对于里维拉的形象刻画也很逼真,许多镜头直接cosplay了弗里达的原画。
◎ 22


◎ 14
◎ 16
◎ 13
本片就从席勒被捕开始,其女友兼模特瓦莉四处奔波为他找律师,但他最后仍因其情色画作有伤风化而遭法院裁判,一幅画作更被付之一炬。出狱后的席勒继续以从前的方式创作,也作为志愿兵参与到一战中,然而,伴随着他商业上的日渐成功,与瓦莉的长期感情和与伊迪特的婚姻均未能善终。
这部电影算剧情挺好看的,虽然有人说电影结局有点太琼瑶了,但是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的人生结局就是这么drama,几乎和电影里描述的一样。
随之而来的是因为为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画家创作的集体肖像《夜巡》又被顾主告上法庭,使伦勃朗蒙受了事业上最重大的一次挫折。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他开始陷于债务之中。
两人分道扬镳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洛尔迦成了当时反法西斯的重要带头人,而达利只沉迷于名利中,不关心政治。后来,洛尔迦却因政治斗争而丧命,达利闻讯悲痛不已,创作了一大批充满情绪的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