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以后,假如您的产品再获邀在公共平台展出时,您会将某些品牌产品去掉吗?
雕塑作品局部。
整件作品是没有“软广告”植入的,这些出现的品牌是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见的。这组雕塑本身是视觉作品,所以我的主要考虑是整体的效果,而这些品牌的颜色非常适合构图,所以我才加了进去。
据柳青介绍,这组雕塑主要是想表达在这个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都市中,陌生人在短暂相遇、瞬间分离这种生活场景之下表达出的最本质的生活真理。他告诉记者,自己还是中央美院一名普通学生时就很喜欢观察平常人的生活状态,揣摩他们的心理,然后刻画出人物状态。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去捕捉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差距和潜在的真实。
安全套、化妆品……地铁14号线望京南站的一组雕塑作品中出现了一些知名品牌的商品,这引起了乘客的争议:地铁雕塑也开始进行广告“软植入”了吗?
雕塑作品局部。
2015年1月14日,北京,地铁14号线望京南站的一组雕塑作品中出现了一些知名品牌的商品甚至还有安全套,这引起了乘客的争议。雕塑作品局部,雕塑作品中出现的知名品牌商品和安全套。
雕塑者:想体现新女性形象
据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G4472。新世界》雕塑作品也是京港地铁在14号线东段开线时推出的“十四东,乐其中”开线主题公益广告中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将金台路站、望京南站、望京站等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开线主题创意车站,让艺术与文化融入到乘客的常态生活中,同时,彰显城市的文化,突出地域的标志。
国外公共雕塑需“公共艺术委员会”拍板
图为2015年01月13日,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市一闹市区居民楼上出现巨幅墙绘。
芝加哥规定每个建设方案都要设立专门的顾问小组,由七位成员组成:一位负责工程的市府官员代表、一位文化事务处职员、一位建筑师、两位艺术家和两位社区代表。七人定期开会,将最终名单和相关情况上报市公共艺术委员会,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创作阶段;若无法达成统一,需召开联席会议,直到有结论为止。
2015年1月14日消息,北京。
雕塑作品局部。
13日,这组雕塑的创作者,青年雕塑家柳青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雕塑中的随身物品是考虑到每个人物的角色及性格而设定的,他希望通过这些随身物品可以表现出真实性,“整件作品是没有软广告植入的,这些出现的品牌是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见的”。
该作品以地铁乘客为素材,展现了平常人生存面貌,并通过艺术手段将短暂的场景定格,以“唤醒”最为日常和平常的生命体验。其作品将在望京南站内进行短期展出。
北青报记者查询资料发现,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袁运甫创作的壁画《天文纵横》、13号线西直门站张仃创作的壁画《大江东去图》和《燕山长城图》开启了公共艺术品进入地铁空间的先河。随后,多条线路相继通车,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品走进地下空间。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