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旁,一位农妇正在照料葡萄园,她说,村里分的口粮田紧靠墓地,她把这四周全都种满了。
李恩喜建议,在保护范围内立起围网,立起宣传板,让人一看就知道它与众不同。扩大壁画墓的宣传,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做好墓葬的保护工作,“别让牲畜糟踏了,看着像那么回事,毕竟是国宝啊”。经常有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三道壕参观,“我们家门口的宝贝自己却不重视,令人痛心。”
令支令墓,经考证,墓主人为曹魏时令支县令姓张及其夫人公孙氏,当年出土大量随葬品。2013年,距离1、2号墓西南100米处的3号墓也被列为国宝。百米内集中了四座汉魏壁画墓群,这是绝无仅有的。
辽阳众多市民关注壁画墓,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它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东台子壁画旁埋满了猪粪,乱蝇横飞,该墓十多年前曾被盗。
由西自东,排列着1、2号和令支令墓。三个墓葬连在一起,呈一条直线,紧临墓葬南侧有一条3米多宽的小路,路与墓葬的培土堆之间,牲畜粪便堆成了小山。1号墓西南角以及北侧堆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该农妇嫁到该村已40多年,称未看到有人对此墓地进行过像样的保护。只记得在10年前,“这个墓葬被盗过,还惊动了大批警察”。后来拉来几车土将盗洞填埋了,“没看这个墓不成形吗?”
苍蝇横飞,牲畜粪便占去了二三十平方米,将整个标志碑团团围住。
三道壕村过去曾是窑场,日伪时期建的烟囱仍在,当年在烧砖取土的过程中发现了古墓。
原来准备用作围挡的水泥底座已经风化,封土堆北侧种满了玉米,南部则种了西红柿、葱。
前日下午,记者来到太子河区望水台街道寻找“东台子汉墓”。村民们对这个名字表示十分陌生,打听了十几名村民,都表示不清楚。
后有一位年长村民向村东一指,“那岔路口里有一个土丘子,不知道叫什么名,是个墓”。
辽阳北郊汉魏壁画墓群和辽阳白塔齐名,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近堆积粪便和生活垃圾
标志碑已被粪便紧紧包围
辽阳汉魏壁画墓中车列出行图。资料片
如果没有立碑,谁也想不到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国家级宝贝,但这里的环境却令人作呕。
三道壕村位于辽阳城外,仅有六七十户人家,现如今城市外扩,楼已经盖到村边了。
【探访②】东台子墓
就是这样国宝级的文物,现状却令人堪忧,满是荒草,家畜粪便成堆,乱蝇横飞。
今年63岁的李恩喜,家距三道壕1、2号墓仅百余米远,他是在三道壕出生长大的。李恩喜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和他一起的玩伴共有三四个人,发现3号墓那里下雨后水冒泡,用锹挖开后看到有砖,并露出一个门。出于好奇,几个人还钻了进去,看到石板上有壁画,“颜色鲜红,有车马图案”,后来报告给文化部门,来人把它堵上了,没想到现在都成了国宝了。“这地方全是沙石,雨水下渗是指定的,壁画是否会受到威胁不得而知”。
沿着两米多宽的小胡同走到尽头,土丘子终于显露出来,在文物保护标志碑上写着“东台子墓”。
【探访①】三道壕墓群
前几年,市里来人说不让种了,“这两年又没人管了,就又种上了”。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