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期间,2000名市民游客穿越时光长廊,用脚步丈量乐从村居之美。
自驾:导航输入“路州市场”即可。
这些充满文艺气息的墙绘就在家门口,闲暇的时候,不妨一起来古村寻踪,回味那份巷陌情深吧!
馆内的展品多为村民自愿捐赠,既有昔日富家千金的三寸金莲,又有平常人家里的锅碗瓢盆。一件件旧物透着浓浓的烟火气,令人怀念。
公交:乘车至“乐从交通中心(枢纽站)”下车,换乘348路公交至“沙边村”站下车,沿路牌步行约300米至沙边市场。首末班:6:30-21:00,起步票价:2 元。
这些手绘长廊由路州村委会联合路州村家综服务中心组织本地师生共同绘制,以“温情家园·人文鹭洲”为主题,全长约1.5公里,墙画共65幅,全面展示了路州村独特的祠堂、华侨、榕树、龙狮等文化。
路洲幼儿园、路洲小学、桂凤中学和乐从中学等师生们均有参与其中,为完善画作,不少热心村民也提出了建议。整个长廊绘制参与人数总计超过500人,全村齐心协力,为家乡建设留下美丽的一笔。
游玩指南
美丽文明村居的建设,不但让本地村民受益,更让外来务工人员体验到乐从的村居之美。
在沙边大街腾龙桥旁,还隐藏了一条祠堂街,一幅《辉煌映村晴》的山水画出现在街边的老屋上,与背后的靓丽村屋相映成趣,展示着沙边村人们的生活变迁。
沙边村史馆开放时间:逢周日上午9:00-11:30
今年,籍2017乐从乡村旅游文化节举办之际,沙边村委会联合睿航-沙边村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根据仅存的新墟旧貌历史资料制作手绘长廊,重现墟市往时场景。
无独有偶,在沙边市场附近,一排不起眼的旧屋也悄悄换上了“新装”。沿街穿行,书斋、酒铺、杂货铺、医疗合作社……一间间“店铺”呈现眼前,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旧日墟市的热闹场景再次重现!
一路行到黎氏大宗祠,一条反映了路州村从开村至今一千多年历史变迁的长廊映入眼帘。宗祠、古榕、长廊,构成一幅独特的乡村风情画。
墙绘地点:路州村韦氏大宗祠、黎氏大宗祠周边
来自湖南的刘兴宜来到广东工作生活已有近60年,为了照顾年幼的重孙女,近日搬到沙边村居住,他对沙边的整体环境赞不绝口,“沙边村的街道很整洁,治安也很好,住在这里很舒心。”
无论是精致的岭南山水图,还是稚嫩的孩童嬉戏图,都带着同学们对家乡的美好祝福。
自驾:导航输入“沙边村”即可,下车沿路牌步行约300米至沙边市场。
旧祠装新酒,闲话数百年沧桑
除了墙绘,这条长约200米的祠堂街,还矗立着七座庄严肃穆的祠堂,分别是何氏大宗祠(厚本堂)、鸳侣何公祠、南庄何公祠、飞岳何公祠、锦樵何公祠、云埜何公祠及练塘何公祠。
坐标:沙边祠堂一条街
墙绘地点:沙边村沙边市场附近
靓丽墙绘,还原50年代商铺旧貌
公交:乘车至“乐从交通中心(枢纽站)”下车,换乘345路公交至“路州市场”站下车。首末班:6:30-21:00,起步票价:2 元.
墙绘以沙边村一位70多岁的长者回忆五十年代的新墟商铺分布图作为墙绘主题,社工协助搜集相关素材,党员志愿者负责前期群众沟通及墙壁前期美化工作,再由志愿者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共同完成。
何叔在沙边市场摆摊卖猪肉已有30多年,可谓见证了市场的变迁。“这种做法很不错,可以让年轻一代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他表示,沙边村的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提升。
坐标:沙边村市场
新年欢乐舞狮、小桥流水人家、黎氏杂货铺……每走过一个街角,便有一处惊喜等待过路人发现。
行至长廊中段,一只展翅欲飞的七彩凤凰出现在眼前,右上角写有一首题为《起凤朝阳》的诗,向过路人诉说着沙边村人们的美好希冀。
2012年,沙边村委会对锦樵何公祠进行修复,并于今年设计、布置成沙边村史馆,成为展示沙边村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韦家大街北路口处的房子上,一群孩童正在听私塾先生授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仔细聆听,仿佛还能听到朗朗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