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马奈
梵高临摹的歌川广重的《雨中的桥》
从客观条件上来说,十九世纪初的日本是一个施行了200年闭关锁国政策的国家,只有一个名为“出岛”的小岛对欧洲商人开放——这些“欧洲商人”也仅限于为数不多的荷兰人。不过,从1853年起,也就是葛饰北斋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日本重新对外开放,其艺术品和工艺品也开始在世界上广泛传播——而欧洲就是传播的主要地区。从主观条件上来说,一方面,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家是以绘画谋生的,而版画的无限复制属性也使得作品的广泛流通成为可能,同时其价格也并不昂贵。另一方面,当时的法国艺术家正在寻找突破传统的方法,浮世绘艺术中明亮的颜色、平面的透视以及具有裁剪效果的构图,正是法国艺术家们寻找的可以突破传统的激进因素。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