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常被拿来做类比对象的中国当代艺术相似的是,东南亚地区的新兴艺术同样成长于西方思潮、文化大量侵入的社会土壤中,自己的民族身份认同感在现代化舶来品大量涌入的时候发生了错位。在互联网所引发的全球化大环境影响下,东南亚当代艺术的面貌也在保守与激进两种创作态度之间不断徘徊,反应迅速的市场用行动给出了他的选择,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走到十字路口的东南亚艺术市场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试错和观察。
米斯尼亚迪在香港市场的成交变化走势图
在逐渐被更多区域认知的过程中,东南当代亚艺术的形态也在从特色鲜明转为向国际靠近,这种嬗变是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不过新旧更替的结果也是残酷的,曾在市场高峰期创下辉煌的几位东南亚青年艺术家领军人物,近来却似乎越来越难以引起藏家更大的兴趣。以往现代和当代各占一半的东南亚艺术市场,也在2014年后迅速向着风格独具的东南亚现代艺术倾斜。最近几个季度,由于缺少了好的老艺术家作品撑场面,更导致了香港市场中东南亚艺术板块的整体成交下滑。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