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佳士得上海秋季艺术品拍卖收槌,两大专场总成交额达9858万元,总成交率近85%,较去年同比增长35%,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赵无极等现代艺术大师作品成交稳定,另外就是国内外藏家对当代艺术的需求均有增长。而在接下来进行的香港秋拍中,当代艺术方面也有诸多亮点,但是在内地秋拍中,当代艺术市场目前似乎还没有那么明朗。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愈发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西方、日韩和中国当代艺术在亚洲市场共同竞争,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当代艺术也不断被发掘。
艺术市场评论人周峰认为,多数收藏者目前对于当代艺术关注体量更大的是中低端市场,50万元以下作品市场逐步扩大,市场的热点与价格走势正逐渐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同时各类画廊、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艺术展览、艺博会在今年以来也十分活跃,同样对中低端价位市场有所带动。
本报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此次精品展将展出少励家族深藏二十余年的数件重要画作:如刘小东《人鸟》、曾梵志《面具系列第十六号》、张晓刚《小海军》、刘野《圆圆》,和刘大鸿、李天元、杨少斌、王劲松、祁志龙等艺术家九十年代经典画作,以及陈飞等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作。
大藏家专场会否推动行情
内地拍卖公司在今年香港秋拍中也将首次增加西方当代艺术板块。香港匡时将于本次秋拍期间特别呈现“正是此刻”——西方艺术私人洽购展览,推出包括大卫·霍克尼、格哈德·里希特、安塞尔姆·基弗、林飞龙在内的一批卓有成就的西方当代艺术大师作品,以及多位正在崛起的西方当代艺术家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经历了从数量、价格、构成到品质的深度调整后,2016年秋拍时,内地与香港现当代艺术拍卖的市场冷热反差,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在香港秋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平淡开局后,却意外地在内地秋拍中出现一个小反弹,更有张颂仁私人收藏专场斩获了全部成交的“白手套”,同时私人美术馆和大藏家也在去年秋拍中纷纷解囊,给市场注入了回暖的一线曙光。虽然在今年春拍中,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行情又出现了一个波折,当代艺术市场也同样再次遇冷,但是收藏者的关注和人气并没有因此大幅减少。
另一家拍卖巨头佳士得尚未公布信息,想必香港秋拍中仍会持续推出西方当代艺术。据佳士得官方公布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共有来自24个国家的买家参与过上海拍卖,而中国内地的买家在全球购买力增长65%,他们对西方艺术品类的购买力增加119%。2017年上半年,亚洲买家对全球业绩的贡献高达35%,其中,中国内地的买家对佳士得全球销售贡献13%的成交额。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4件“亿元”拍品均由亚洲藏家买入,除了一件传统书画南宋陈容《六龙图》,还有毕加索、高更以及赵无极的作品。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