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说:“这种经历对学美术的人是很重要的,你不能蒙着头去创作,那你就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了。”
在Keng leong Tan看来,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在这里形成互动文化的交流,看到了不同的创作元素,更有利于自身进行艺术创新。
在着手创作前,各国画家们会花上几天时间,去上海的大街小巷穿梭,接触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以求获取创作灵感。
据介绍,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创作交流与展览已经举办了三届。此次活动邀请的艺术家来自世界五大洲33个国家,展出了超过130幅作品。
“艺术家需要交流,有的艺术家看到大堂里穿梭的人,也会受到刺激,产生新的想法。” Keng leong Tan说。
参加此次展览的中国职业画家李建军也曾参加过类似展览,“不过当时画家只来自一两个国家”。他认为,跨文化的艺术交流有助于打开中国画家的思维和眼界,更有利于艺术创新。
“这里没有秘密,各国画家之间彼此交流、学习。艺术类高校师生来现场观摩,零距离接触来自各国优秀画家的创作。”李驭时说。
相对于寄送作品的传统参展模式,来自马来西亚的画家Keng leong Tan更喜欢参加这种形式的画展。
策展人李驭时说,这次活动打破常规,所有参展作品都是在上海创作的。各国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方法、状态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新华网上海11月17日电(兰天鸣)很多人都见过画展上的画作,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目睹画家的创作过程。
日前,由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主办的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创作交流与展览在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了发布会。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女生张海英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抓住向各国画家请教的机会,她主动要求做此次展览的志愿者。
60多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画家们来到上海,在酒店大堂、树林、草地,用短短三天时间完成了创作 。上海市民在他们身边穿梭、驻足,观看创作过程。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