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起,陈曦在创作中开始进行古今中外要素与符号的结合与并置,她把在媒体上看到的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放置在一起,以便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从大学期间阅读的文学作品厄普代克《兔子三部曲》和博伊斯著名行为艺术作品《如何向死去的解释所发生的》得到灵感。
厄普代克兔子系列作品从1960年开始,每10年发表一部,记录了主人公哈里(别名兔子)经历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美国战后时期传统价值丧失带来的精神困惑和生存焦虑等时代危机,同时通过其存在主义视角,提出如何在荒谬的世界里追寻人生的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认为,陈曦艺术创作的意义不是“逃跑”而是“逃逸”。她摆脱了艺术创作中重复的艺术手法,其实是在工作中建立起巨大的目标,对于一个从事多年绘画的人来说是非凡的。同时王春辰表示,陈曦的展览让她感受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往前走的,不是逃向过去,而是奔向未来。
陈曦让一只黑色的兔子出现在其画面中作为符号,串联起个体的情感、思考和今天人类所面临的问题。“黑色的兔子,赋予了弱小者以不容忽视的力量感,也是赋予我们普通人的一种力量象征。而这微弱的力量是企图赋予我们一种自主意识,具备自我审视和反省的能力。”在这里,“黑兔”的命运即是我们的命运,我们若没有了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