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是坐在大厅中酣睡的“胖子”,他困乏地靠在一尊“石膏塑像”边,鼾声如雷,胸口随着呼吸而起伏。直到“石膏塑像”捋捋他的头发,戳戳他弹性十足的下巴,记者才发现,“胖子”其实是雕塑,而“石膏塑像”才是真人。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何君辉实习生涂星通讯员刘国斌)谈到蜡像,很多人并不陌生,而用高分子聚酯材料制成的人像,给人的感觉更逼真。昨日,武汉博物馆《名人·名俗仿真雕塑艺术展》布展完毕,30余件仿真雕塑将在“五一”首次与江城市民见面。
昨日,记者走进展厅探营,入口处一尊仿真机器人便开口说话了,只见他的眼睛一眨一眨,还不时扭扭脖子,一口“陕西话”,令人忍俊不禁。
此次来汉展出的雕塑有邓小平、克林顿、宋庆龄、孙中山、爷孙下棋、剃头、吹唢呐等,这些作品因融入了高科技而显得妙趣横生。
雕塑制作方介绍,仿真雕塑以高分子聚酯材料为原料,纯手工制成,植入的毛发都为真头发。一般完成一尊雕塑需要经历79道工序,历时两个月。与传统蜡像相比,仿真雕塑的皮肤更有弹性,质感更逼真。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