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卡特故乡的铭记
中国的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声名显赫,但美国的雕塑界对他仍了解不多;中国雕塑界的泰斗潘鹤先生在国内家喻户晓,其作品如《艰苦岁月》写入了中小学课本,深圳的《开荒牛》、珠海的《渔女》、广州的《解放纪念碑》等等佳作名震中华,但在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却较少涉及;叶毓山先生也是中国城市雕塑界的领军人物,他创作的城市雕塑,仅个人作品几乎就占了中国大型城市雕塑的十分之一,但在美国,他的知名度仍需附加解释。反之亦然:托夫特教授在美国开创了青铜创新工艺,被誉为“青铜雕塑之父”;约翰逊先生更是以其重要的政治文化地位在美国叱咤风云;约翰先生在世界雕塑画坛上极其活跃,但这些人都由于以往文化与专业领域的阻隔造成在华知名度的折损。
2009年10月25日、28日,中国访美代表团一行三十人将抵达美国举行隆重的雕塑揭幕仪式。届时将有超过两千人参加华盛顿地区的揭幕,中国煤矿文工团也会专程前去进行助兴演出。可期在美国首都和中国首都两座友城之间,同时上演一出中美友好交流的大戏,此将推动中美和平友好的健康发展。
策划人邹文认为,之所以能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首先要归功于中国文化实力及影响力。随着国家形象的提升,尤其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即将举办上海世博会以及60周年国庆的大型庆典,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引来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在运行整个活动的过程中,策划人明显感到在和平的树下,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强烈拥有着共同的心声。
此外,为数众多的华侨资源则是活动得以突破障碍顺利推进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并且非常珍视这些资源的国家。其中,华侨资源是我国传统资源的重要构建和反映。许多中国人虽然远离故土,有些已加入了他国国籍,有些甚至几代以前就已离开祖国,但他们在文化上都始终怀有对祖国、祖地的永恒归属感。在美的三百多万华侨华人均有一个深切的心愿——希望世界以和为贵、中美世代友好。
提供作品的中美两国的雕塑家,都是在各自国度具有崇高声望或重要影响力的业界代表,然而,由于以往信息交流的阻滞,他们在对方国却认可度相当有限。当这些大师出现在他国选择名单上时,一开始往往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
很多美国艺术家、支持美中友好的团体、组织也十分关心和赞成这一活动。邹文曾在一年前的圣诞节专程到广州拜访时任美国总领事金瑞柏先生,他认真听取邹文的游说,当即表示支持,为邹文赴美考察提供了诸多帮助和鼓励,他甚至向美国国会议员游说支持这项活动,分别取得四位议员向美国城市的推荐。美国领事馆也为一个庞大的雕塑落成揭幕助兴演出团队赴美,给与签证上的支持与保障。此外,美国艺术家一般讲究市场规则,很少提供免费作品,但考虑到中国艺术家赠美作品的对等性,他们也甘愿表示减免作品费用,加上山西宇达集团、宝贵石艺等后援雕塑企业的加工减免,这使本项活动获得了至少一千多万元的各界资助。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的认同,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心愿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人们理解和欢迎。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