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系列展览现场
金属雕塑建金锋
不同艺见艺术中心由不同艺见(北京)国际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办。不同艺见艺术中心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罗马湖畔,展厅面积近700平米,另有一间“亭苑”湖畔艺术休闲餐厅。集艺术展示、品鉴沙龙、艺术培训、藏家互动为一体,是一座多功能艺术体验馆,和国际化社区多元文化的交流场域。不同艺见创始人邵伟说:“之所以是‘不同艺见’,是希望为多元风格的当代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今年还准备再做两个展览。一个当代水墨展和一个艺术家联展。”
金锋 《书法系列2016-1》2016年 尺寸:63cm×25cm×20cm 铜化学上色 铜底座
嘉宾与艺术家座谈会现场
展览现场
2016年9月22日,“为什么要金锋——不同艺见艺术中心开幕展”在后沙峪罗马湖不同艺见艺术中心开幕。学术主持隋建国,策展人艺婷,艺术家金锋。
金锋颇为得意的,是他的专业技艺。在美国,金属铸造和金属上色是两个独立系统。金锋的焊接工艺是在南旧金山的工厂里学习来的,那是他到美国后的第一份正经工作。每天早晨六点,他开着一辆老尼桑赶到工厂。英文尚不熟练,只有靠体力和技艺赢得老板的信任。后来这老板成为他的生死莫逆,他还用了三年的时间,给这老板锻造了一件真人同比例的身体雕塑。后来金锋又到奥克兰的一间金属上色工作室专攻上色技艺。这个叫做Dan的上色大师是犹太人,只给博物馆级的艺术品做上色和修复。在Dan的工作室里,金锋逐渐掌握了金属表现的奥秘。
这次展览分别呈现金锋金属作品的“金属之道系列”、“书法系列”、“投影系列”、“舞台系列”、“心经系列”、“盈系列”。金锋在接受雅昌艺术网的采访时说:“我希望作品能够把金属的属性表现出来。有时候,会因为听了什么样的音乐,随着金属那股流畅的韧劲,做成各种形。我这些金属都没有过火,烧过之后就太软了,就没有我要的那种韧劲了。我先把切割好的金属条固定在铁钳上,然后握着扳手,顺着金属条的性格、脾气,随意赋形。他的动作时而缓慢时而激进,不但需要极大的体力,也需要极大的韧力。我的创作不仅仅是需要用力,更重要的,是对于金属本性的熟悉。他说红铜就像小狗,你熟悉了它就跟着你走;而不锈钢像小猫,看起来温柔却很难伺弄。”
《投影系列2015_5》2015 年70cm×18cm×8cm 材料:铁 、底座铜
据悉,展览将展至2016年10月9日。
《盈》 2016年、尺寸:135cm×48cm×36cm 材料:锻铜化学上色 铜底座
《投影系列2016_2》2016年64cm×17cm×8cm 材料:铁 、底座铜
策展人艺婷说:“为什么要金锋?这个主题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很多,在艺术里的感性,在艺术里的感情。金锋早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二十世纪西方雕塑大师对他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学院派精英的常规路径。后期的自由创作中,金锋的特别之处,在他没有跟随美术史的‘观念’潮流,而停在他自己的感受空间里。他一直没有放弃,甚至是迷恋与金属的肉搏。他的每一件作品都由手工完成,随意赋形。当代艺术走到今天,各种“观念”让艺术显得过分理性而高冷,也让观者困惑。金锋吸引我的,是他自然而炽热的,对艺术本身的感情。”
《书法系列2016-3》2016 年 41cm×25cm×25cm 2016 铜化学上色 铜底座
金锋先后加入美国艺术家协会、美国雕塑家协会、旧金山艺术家协会、亚太雕塑家协会、东湾艺术家协会、阿拉米达艺术家协会,曾任亚洲现代艺术会社常务理事。其作品多次在各大博物馆等机构举办过个展及联展。2012年,作品《国风系列》被北京四季酒店收藏并展示于酒店大堂及行政楼层;部分作品参与好莱坞影片《科学艺术工作室》大型金属道具及电影模型。
金锋旅居海外二十多年,亲身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用不同的文化思维去再思考和再发现周围的事物。这是《金属之道》系列产生的背景。作品中的“符号”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字。在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加入光、影的互动,进行一些探索。这样的经历,很自然地让金锋以东方人的眼睛去探索西方,而西方世界也给了他重新思考东方文化的独特环境。在美国看起来司空见惯的现象,反而会被外来视线关注并发现其中的独特;而对于在中国曾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却因为身处另一个文化环境而产生了再思考和再发现。金锋的作品多是在这样环境和文化的转换冲突中创作完成的。
策展人艺婷在讲解金锋作品 《年代3》
《书法系列2016-5》 2016 年 55cm×28cm×20cm 铜化学上色 铜底座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