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雕塑造型语言而言,《寻道——大漠》延续了作者一贯遵循的创作方式,那是一种由简约思想所承载、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的艺术创作之路。古人云大象无形,就是用最为单纯的造型去表达最为深刻的心灵境界。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一直是作者想要表现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已被历史赋予深刻的内涵。在雕塑创作中,作者将玄奘全身像做符号化处理,通过与整体的组合,产生空灵与寂寥的视觉感受,以此象征人类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苦难与艰辛。让人类永恒的追求,通过雕塑艺术,把其中的正能量传递出去。
朴实、自然、和畅是这件雕塑的主题词,雕塑创作过程中诞生的形象、形体、空间等艺术本体语言均围绕这些主题词而进行。该作品是圆雕和浮雕的有机融合,较为充分地发挥了雕塑的写意性特色。雕塑的空间在体积和线条之间自然过渡,压缩的形体、模糊的形象,在洪荒的世界中刻画出一丝温情,实现了诗意般的传达。高原春天是对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描绘,更是对高原人民内心世界的讴歌。
青铜,2007,中国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的发布会
▲ 李烜峰《高原春天》,45×50×130cm,
吴为山表示,事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华艺文基金会长期以来扶持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继去年无私支持“中国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以来,又再次鼎力资助本次展览,可谓功德无量。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