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古资料分析,洪武官窑是在元官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清官窑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南拓展,最终逐渐形成了后期的明清御窑厂规模。
■开幕现场
展出的建筑构件均属首次亮相
除了展出明洪武官窑的标准青花瓷器,展览还展出了近来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所新发掘的文物——建筑构件,这批文物均属首次亮相。
据出土器物中较完整者考究及相关历史记载,新发掘的建筑构件从色彩和型制分析来说,与前朝皇宫营建使用的琉璃构件以及明代在南、北二京、安徽太平府当涂县等地所烧的官制琉璃产品相近。结合《大明会典》《工部厂库须知》等史料可知,明初景德镇窑的官制建筑构件的装烧工艺分为素烧、烧色两道,装烧方法则以明火裸烧为主。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一书记载的史料印证,本次展出的建筑构件文物为洪武官窑早期制品,是研究当时陶瓷生产分工的珍贵实物资料,有较高的考古、艺术价值。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赵水平)国庆中秋佳节前夕,袁崇焕纪念园为广大市民送上了一道瓷器盛宴。9月19日,由袁崇焕纪念园联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大器至简——明御窑厂遗址出土洪武官窑瓷器展”在该园综合展厅拉开帷幕。当天还举行了“明洪武官窑瓷器鉴赏”讲座及“官窑瓷器标本上手”活动,并向市民免费派发了展览书籍。
本次展览是首次将全部出土洪武官窑遗物集中亮相,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国内外也尚属首次,同时也是一次给广大市民研究与鉴赏中国陶瓷,感知华夏文明的机会。
上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考古工作者在明清御窑厂遗址进行多次抢救性发掘,陆续发现了大量明初官窑遗迹与遗物,为了解与认识洪武官窑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出80多件洪武官窑瓷器精品
本次展览展出80多件明洪武官窑瓷器精品。关于明洪武官窑,上世纪80年代初曾有过讨论,但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主要是因当时对洪武官窑的研究缺乏充实的实物资料。
新发掘的建筑构件大致为残件,形式为涩胎、生烧、模具加雕塑等工艺制作的建筑残件,文物多为瓦当、瓦滴、胎砖、建筑脊饰、瓷质下水管道构件、瓦片等。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