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陶艺职业之路,毕业学员可以选择在南风古灶就业或从业。张滢介绍,南风古灶片区不但拥有浓厚的陶艺文化氛围,更具备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条件。“百万游客市场广阔,独立工作室、多功能厅、美术馆、青年人才公寓、特色酒店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就业或创业免了许多后顾之忧。”
佛山陶艺传承与教育大有可为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陶艺培训基地迎来了来自广西、贵州等高铁沿线城市以及港澳的游客,而他们都是来参加第二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并借此来体验佛山陶文化,品味禅城。
不过,在张滢看来,这与佛山悠久的陶文化历史以及强大的陶瓷产业基础相比,陶瓷教育现状仍显得略为尴尬。“作为中国陶瓷之都,佛山的陶瓷产量占全国50%以上,云集了市场上超过60%的陶瓷品牌。但目前佛山,除了佛山科技学院及屈指可数的几所佛山本土专科院校外,没有一个专业的培养陶瓷技艺技术,并提供国家人才认证的企业机构。”
当前,作为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提出要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站在全球的高度,用国际化视野谋划新一轮发展,形成“全球创新+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全新发展模式。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行业话语地位的陶艺、建陶产业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自然成为佛山智造的重要引领。
4月26日,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南风古灶陶艺培训基地正式开业,并携手多方机构挂牌成立了一系列陶艺体验基地,填补佛山业余与专业陶艺教育市场的空白。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实习生詹琪勉通讯员陈浩阳杨慧婷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
其实,近年来,禅城大力推进陶艺入学校、社区,旨在从小培养孩子对陶艺的兴趣。以爱心学堂为例,包括中国陶艺大师霍冠华父子等在内的陶艺家纷纷走进学堂,传播弘扬佛山陶艺文化,让佛山传统陶艺文化薪火相传。据统计,自2015年起,全区10个“爱心学堂”至今累计服务儿童12万多人次。
张滢认为,南风古灶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产业资源和空间资源,作为培育陶瓷人才的“摇篮”。以教育资源为例,作为国内唯一500年薪火不灭的龙窑所在地,南风古灶以陶文化起点,聚集了一大批陶艺大师、陶艺从业者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多年来已成佛山陶艺大师成长的沃土,拥有20多位具有丰富柴烧经验的国家级大师,并与广州美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十多所国内外著名陶瓷专业院校合作。
在陶艺创作人才方面,除了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传统模式,包括石湾青年陶艺家伍蔚蔚等在内的新一代创作者,既有着学院派的严谨理论架构和严格训练,又善于汲取传统陶瓷产区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让人们看到了肩负佛山陶艺未来发展的一代人的新形象。
尽管这些小朋友对“捏公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过,在南风古灶总经理张滢看来,这样的兴趣培养仅仅是停留在“玩泥巴”层面,与真正的陶艺教育仍有很大的差距。
下一步,培训基地还将编制初中、高中陶艺教程,并与佛山陶瓷界的行业协会合作制定青少年陶艺考级标准。此外,学员创作作品可参加佛山市、广东省甚至全国的陶艺大赛,每年在佛山举行的陶艺周和国际窑聚活动将为学员提供更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陶瓷行业作为突破口,打响“中国建陶·佛山设计”品牌。禅城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陶艺基地平台,禅城以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充分擦亮“陶文化”这张名片,进一步推动陶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文化旅游软实力,并以设计连接文化和产业,助力陶瓷产品创新、品牌升值、陶瓷产业升级。
以“文化+
4月26日,面积达3千平方米的南风古灶全新玩陶艺术中心暨陶艺培训基地正式开业。走进新落成的培训基地,课室明净敞亮,富有现代气息,让人一下子对玩陶充满期待。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风古灶陶艺培训基地设有3000平方米教学专用场地,共设置9个专业教室,可同时容纳500人教学。
张滢表示,从学前的陶艺兴趣培养,到学习陶艺技艺,到成长为陶艺人才,南风古灶陶艺培训基地已具备充分的条件,构建陶瓷产业人才培养的生态链。“可以说,悠久的文化根基、扎实的产业实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完备的人才孵化链条,加上全面的区域配套,南风古灶陶艺培训基地的星光将点燃中国陶谷特色小镇的燎原之火。”
钟汝荣认为,陶艺培训基地提供了一个权威、高起点、综合性的平台,覆盖了从幼儿到成年人的所有人群,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陶艺培训过程要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和产业,扩大影响和规模,并且通过学习研发科技性、权威性材料,灵活运用于现代陶艺发展,还可通过培训、学习加强与国际陶艺家的文化交流。”
基地启用首日活动丰富、热闹非凡,在上陶艺课的幼儿园小朋友,对簇新的制陶工具爱不释手,还有在艺术室学剪纸、练粤剧的学生,到处是欢声笑语。据悉,该基地将与佛山最大的幼教集团——童星国际教育集团合作,开设针对青少年的陶艺成长培训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少年儿童对陶艺文化的兴趣。
在陈环看来,虽然佛山陶瓷是中国建陶行业潮流的引领者,但与意大利等国际建陶强国相比,佛山建陶产业依然是“大而不强”,“产业的发展融入文化元素,才更有生命力,产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文化才能走得更远。但目前在本地文化元素融入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设计上,仍有提升空间。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其实是非常需要设计人才。”
打造“文化+教育+产业”平台
众所周知,陶文化是禅城乃至佛山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和城市品牌。不过,目前禅城乃至佛山的陶瓷传承和教育现状形仍显得略为尴尬。而南风古灶陶艺培训基地的成立,填补了佛山在陶艺传承方面的空白。不仅如此,该基地将打造“文化+教育+产业”平台,构建陶瓷产业人才培养生态链,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现状
文化发展要靠人才,产业转型要靠人才,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国陶文化和陶瓷产业发源地之一,禅城有以“陶”文化滋养“陶”产业的底蕴与实力;身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更有空间和能力,去聚集陶瓷资源,去培育陶瓷人才,这也是禅城作为首善之区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