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典范形式之一的陶瓷艺术,是构成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小见大,在陶瓷艺术作品中呈现对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感悟。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则是更多当代陶瓷艺术家的诉求。
此次展览聚焦当代陶艺,摆脱了传统的制作方式和审美趣味,代之以自由表达的形式,注重陶艺家情感体验的传达,呈现出变化多样的时代风格。近年来,中国陶艺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中国陶艺家对本土传统与外来风格之间的处理越发成熟,与国际陶艺界的交流和互动明显增强。本次展览将中国当代陶艺作品与世界各地当代陶艺作品同台展出,展现了东西方艺术家对陶艺的不同理解和体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外陶艺的切磋与对话。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岩,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旨,法国巴黎赛努齐陶瓷艺术博物馆前馆长,现法国文化遗产终身总监克里斯汀·西米苏等,以及陶艺界人士,参展艺术家代表,清华大学师生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吕家佐)4月22日上午,“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分为“融合延伸”“见微知著”“象外之韵”“聚集拓展”四个单元,展出69位当代海内外有影响的陶艺家创作的陶艺精品83件。此次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将持续至9月9日。
图为“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海报。清华艺博/供图
据介绍,此次展览作为传播交流项目,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展览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与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传播具有悠久历史的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与创新。该展览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这些来自海内外的当代陶艺作品,还将与清华艺博馆藏瓷器精品同场展出,“这是跨越世纪的回望与对话,中国传统陶瓷与国际现代陶艺的碰撞将在诸多方面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启发,加深观者对于陶瓷艺术的认识与理解,并为丰富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的校园文化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